• 首页
  • 组织机构
    • 所简介
    • 所领导
    • 机构设置
  • 科研动态
    • 科研动态
    • 科研平台
    • 科技成果
    • 仪器设备
  • 成果转化
    • 技术成果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创新团队
    • 创新人才
  • 合作交流
    • 国际合作
    • 国内合作
  • 服务三农
    • 检验检测
    • 科技服务
    • 科研基地
    • 仪器共享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学习参考
    • 文化建设
    • 政策文件
    • 科技工作者典型事迹
  • 联系我们
  • 资料共享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建设 » 详细
中国热科院加工所抗疫先锋队抗疫札记
作者:科技处 庄志凯 通讯员 杨得骥 来源: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日期:2022-05-25

在疫区已经十几天了,现在每个人的状态都是属于黑白颠倒,色差模糊的地步。黑白颠倒是因为我们这十五个志愿者每个人都经历了白天汗水的浸泡,夜晚挑灯熬夜的洗礼,每一天的精神状态都是紧绷的,不敢有丝毫的放松;色差的模糊是我们每天穿着防护服,头戴防护罩,低着头大量查验当地群众健康码时所出现的色觉偏差,有时候真的是连红色和黄色都有点傻傻的分不清,还要再让另外一名志愿者帮忙复核一下,眼睛的疲劳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睡眠质量所导致的,而是由无昼夜的辛勤付出加上人体生理极限的反应所产生的。这里可能说的稍微有些夸张,但是事实就是这样,唯有在此经历过的人才能有所体验。

每个人的兴奋度也在随着刚刚到来的热血沸腾,慢慢变的有点麻木,脾气反而从一个个的“乖乖羊”成长为凶神恶煞的“守护神”,这都并非我们本意,但是有的时候心情在这种封闭的环境中也在潜移默化的发生改变,间接体现到日常的工作中,表现出对人说话声音可能存在音调比较高,面部表情有些僵化,服务意识有所松懈。在漫无期限的重复着相同的工作,有的人负责搬运物质,有的人负责路口封控,有的人负责核酸检测秩序的维持,有的人负责整理物质数据、宣传报道等等,所有的人都在为了这次防控疫情的胜利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都想早日回归各自的家庭,回归到自己热爱并为之奉献的工作岗位上。这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守护我们这座城市。

之前在电视、网络及新闻媒体中也看到过志愿者,总觉得当个志愿者是一件很简单,很容易办到的事情,也没觉得志愿者能有多辛苦,更没有什么概念说是存在生命危险!真正当上了志愿者以后才发现上面说的都是美好的幻想。例如所做的工作不被认可,有损单位形象;说话的语气太高了,有损志愿者的神圣;干的不够多,可能破坏组织荣誉等等一系列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每天在工作之余还要不时的总结自身问题,反省在工作中的所作所为,及时查缺补漏,每个人都学会了在苦中作乐,学会了照顾好自己的同时还能相互帮忙,做到相亲相爱。我们十五人虽然年龄有所差别,但是自从踏上了抗疫之路,我们就是一家人。在这个队伍中我们各执其责,分工有序,有组长龚霄、副组长王飞,联络员杨得骥。在2位老大哥的细心安排和照顾下,我们十五人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同时顺利完成了组织交给我们的任务。不辱使命,在生死一线上完成着自己应尽的责任与义务,也对得起党组织对我们的信任,所领导对我们寄予的厚望。

在经历了各种抗疫过程中所面临的突发事件,包括刘义军同志在寒夜中执勤,被冻到发烧,高烧39度不退,着实吓得我们整个小组出了一身冷汗,先是我们组员陈绵鸿小伙子(这里要说一下,这个小孩人家还不是党员)利用自己科研人员的身份,在受到各种外来因素的情况下,主动摸索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的使用方法,成功的为我们的同志进行了抗原检测,在检测期间我们也是承受着巨大压力,生怕得了新冠。不过一切结果都是偏向好的发展,检测结果显示阴性,大伙都为之感到高兴。后来在镇政府相关部门领导的关心帮助下,拿到了退烧药,经过我们大家的细心照料,一天时间就恢复过来,又积极的投入到防疫工作中。说起带病工作这里不得不说一下食品加工研究团队的刘洋洋同志,在来之前就患有严重的胃病,再加上自己肝脏有些不适,可以说是背着一袋着药片来到疫区的,我们当时都在说他,既然都这样了还来干什么吗?他自己却说咬咬牙可以坚持住!没想到一干就是十天,这十天我(庄志凯)跟他一个组,每天不但要干着防疫工作,还要承担起督促他吃药的职责。在这十天里我记得有次我跟洋洋轮到我们值夜班,这个夜班不一般,因为它是我们来这里这么多天最寒冷的一天,说到冷那是因为我们身在南方,现在又是5月份,一般情况下温度没有30摄氏度也不会低于28,但是那天天宫不作美,下着瓢泼大雨,还刮着小北风,我们两个人都没有带长袖衣服,两个人你看我一眼,是裤头背心;我看你一眼,是短裤短袖,就这样在寒冷的雨夜度过了一晚,这期间洋洋冷的连垃圾袋都围在了自己身上,作为一个胖子的我,平时都是热的出汗,那晚冷的也不得不将带去的雨衣披在了自己身上。

说这些不是因为我们矫情儿,而是在现在的生活节奏中,我们这些城里来的小伙子们还真没怎么受过这样的罪,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及一下我们这十五个人中最美的两个巾帼英雄,陈廷慧、彭文凤两位小姑娘,一个是党员,一个是群众,在这个大集体里跟着我们11个“老爷们儿”风里来雨里去,不但没有让我们对其进行特殊照顾,反而在关键时刻还能挺身而出,一点都不像个女孩子(这里没有小瞧女同胞的意思)。

我们十五人能够顺利完成组织交代的各项任务,还要仰仗于身在物质组的刘飞、陈学华、陈廷慧三位同志,在抗议一线物质紧缺的情况下,全靠这三位同志及时的为我们这些人提供急需的防疫物质,使我们免受病毒的侵害,在保证自己人身安全的同时,竭尽全力为社区、为群众、为镇守在抗疫一线的医护工作者提供着微薄的力量。

在我们这群志愿者中还有一个身份比较特殊的党员同志,他就是梁洪飞(人送外号基建“洪飞哥”)。说他特殊是因为他本人还不是加工所的正式职工,作为一名编外人员,能够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为所里排忧解难,为防疫工作作出自己应尽的义务,我之前来的路上也问过他原因,他说的一句话让我深有体会,“我就是湛江人,湛江是我家,疫情无情,但是作为家乡人的自己却是对家乡有着浓郁的乡土热情,难得有机会可以为自己的家乡做点贡献”。说的有点夸张,但是心里还是对他本人由衷的佩服。自己的爱人也参与了这次疫情防控,可以毫不夸大的说这才是新时代家庭模范夫妻的典型代表!

身为坡头人的陈吴海,在得知自己家乡爆发疫情,义无反顾的参加了此次抗疫工作,跟着我们所另外一名志愿者杨胜涛同志深入疫区,将救援物质亲自送到封控区老乡家中,跟着封控区网格长东奔西跑,及时帮助解决封控区老乡们的生活所需,存在的困难等,两个瘦小的身躯却将自己的热情与积极的工作态度发挥到最大,形成鲜明的反差,在他们两个人身上似乎看不出有疲劳的样子,每天都是精神饱满的去,高高兴兴的回。有时我跟他们两个开玩笑,让他们直接住在村里完了,因为路途比较遥远,来回很不方便,再就是小杨晚上睡觉喜欢打呼噜,想着让他离我们远点(个人小私心),但是他们每次的回答都感动到了我(每天见到的人都是形形色色的,只有我们这十几个人才让他们感觉到有家的存在,想每天都跟我们好好聊聊发生的事)。

作为龙头镇三大封控区之一,卫生院卡点连接着龙门镇人民政府和龙门市场,毗邻供销社卡点,医院、药店,超市等民生设施和众多居民点错落分布其中,情况复杂,而供销社卡点数日前已经出现确诊患者,因此对卫生院区域进行布控刻不容缓。5月10日,在接到上级指示后,队长龚霄带领着同单位的刘义军、彭侃霖和陈绵鸿同志,火速奔赴卡点,与徐闻公安联合布防,管制交通,查验往来人员健康码。四位同志风里来雨里去,在艰苦条件下,始终坚守在抗疫一线,连续站岗10多个小时,期间在镇政府的指示下,多次劝返、处理健康码异常人员,保障了居民的生命健康安全,为避免疫情的进一步扩散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我们抗疫一线15个兄弟姐妹的点点滴滴,很是感慨。有初到封控区的恐惧感,有身穿防护服湿透衣服的窒息感,有值守通宵达旦的累困感…然而我们还一直在坚守,生在这片土地,它孕育我们成长,长在国旗下,困难只会让我们更加坚强,奇迹如果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自出征志愿者以来,加工所的兄弟姐妹们克服各种困难,敢于担当,展现国家队伍的强大的精神风貌。作为一名党员,责任担当,敢于面对,戮力同心,和衷共济。没有神的光环,你我生而平凡,跳动心脏长出藤蔓,愿为险而战,跌入灰暗坠入深渊,沾满泥土的脸,握紧手中的平凡。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2017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所简介
        +更多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源于1954年在广州创立的“华南热带林业科学研究所”的化工部。1964年该化工部搬迁至广东省湛江市,并正式成立“华南热带作物产品加工设计研究所”,2003年更为现名。本所是我国唯... 【详细】
        所领导
        +更多
      • 李积华
      • 罗志强
      • 郑龙
          机构设置
          +更多
          行政机构

          办公室(党委办公室) 科技处 人事处 财务处 产业发展部

          科研机构

          天然橡胶工程胶加工研究室 食品加工研究室 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化研究室 城乡垃圾资源化利用研究室 热带作物产地加工研究室

    • 科研动态

          科研动态
          +更多
        • 把党旗插在抗疫最强前线
        • 中国热科院加工所抗疫先锋队抗疫札记
        • 抗疫战场,永远有我
        • 湛江疫情,我们在行动
          科研平台
          +更多
        • 热带特色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试验基地
        • 农业农村部热带作物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
        • 国家重要热带作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工分中心
        • 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
        • 广东省天然乳胶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广东省天然橡胶加工重点实验室
        • 海南省果蔬贮藏与加工重点实验室
        • 海南省天然橡胶加工重点实验室
        •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加工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湛江)
        • 农业农村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湛江)
        • 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天然橡胶分技术委员会
        • 先进热作材料国际研究中心
        • 广东省天然乳胶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国家重要热带作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工分中心
        • 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热带水果加工专业分中心
        • 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天然橡胶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
        • 农业部热带作物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
        • 广东省特色热带作物产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海南省天然橡胶加工重点实验室
        • 海南省果蔬贮藏与加工重点实验室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纳米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心
        • 先进热作材料国际研究中心
          科技成果
          +更多
        • 2021年科技成果清单
        • 十三五期间制修订标准清单
        • 十三五期间获授权专利清单
        • 十三五期间获科技奖励清单
        • 十三五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十三五期间出版著作清单
        • 十三五期间成果评价清单
        • 十三五期间成果登记清单
        • 2016-2020年加工所科技成果清单
          仪器设备
          +更多
        • 全自动致病微生物快速检测系统
        • 全自动微生物病原菌鉴定系统
        • 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联用仪
        • 原子荧光形态分析仪
        • 超高分辨四级杆组合静电场轨道肼液质联用仪
        • 热裂解气质联用仪
        • 850-1+858离子色谱仪
        • 7890A-5975C气质联用仪
        • 7890A气相色谱仪
        • AFS-9800原子荧光光谱仪
    • 成果转化

          图文推荐
          +更多
        • 澳洲坚果系列产品
        • 玫瑰茄精深加工产品
        • 火龙果精深加工产品
        • 海南名香精深加工系列产品
          技术成果
          +更多
        • 植物精油高效提取与加工技术
        • 辣木系列产品精深加工技术
        • 植物祛斑活性成分纳米微囊包覆加工技术
        • 火龙果酒发酵技术
        • 高品质浓缩天然胶乳生产技术
        • 质标室技术成果
        • 玫瑰茄深加工技术
        • 热带水果发酵制品生产技术
        • 菠萝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
        • 纤维素纳米化加工技术
          科技产品
          +更多
        • 澳洲坚果系列产品
        • 玫瑰茄精深加工产品
        • 火龙果精深加工产品
        • 海南名香精深加工系列产品
        • 高良姜精深加工系列产品
        • 玫瑰系列产品
        • 茶树精油精深加工产品
        • 菠萝精深加工产品
        • 辣木精深加工系列产品
        • 特色热带果品果粉和压片糖
    • 人才队伍

          创新团队
          +更多
        • 热带作物产地加工团队
        • 食品加工团队
        • 农产品质量安全团队
        • 天然橡胶加工团队
        • 农业纳米科学团队
        • 食品加工团队
        • 农产品质量安全团队
        • 橡塑复合材料团队
          创新人才 专家库
          +更多
          研究员

          专家风采:黄晖 专家风采:卢光 专家风采:林玲 专家风采:林丽静 专家风采:彭政 专家风采:许逵 专家风采:杨春亮

          副研究员

          专家风采:王永周 专家风采:查玉兵 专家风采:苏子鹏 专家风采:曾绍东 专家风采:郭宏斌 专家风采:齐宁利 专家风采:王飞

          青年拔尖人才

          专家风采:李积华 专家风采:罗勇悦

    • 合作交流

          图文推荐
          +更多
        • 加工所赴广东南国药业有限公司开展技术交流
        • 加工所赴广东茗皇茶业有限公司对接技术需求
        • 深化所站协作,加工所广州站赴广州相关企业洽谈合作
        • 广东茗皇茶业有限公司李总一行到我所参观交流
          国际合作
          +更多
        • 热科院加工所举办中柬热带水果种植技术及加工技术 线上培训班
        • 加工所专家参加ISO/TC 45第67届会议
        • 我所科技人员赴科特迪瓦参加2018年IRRDB年会暨国际橡胶会议
        • 泰国宋卡王子大学副校长一行到加工所交流访问
        • 加工所科技人员赴澳大利亚凯恩斯参加第11届亚澳复合材料会议
        • 天然橡胶加工团队与泰国联益橡胶有限公司开展技术交流
        • 热科院与澳大利亚迪肯大学进一步加强合作
        • 我所科技人员赴印度尼西亚参加国际橡胶会议
        • 我所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团队成员参加欧盟主办的“食品法典国际培训班”
        • 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先进材料学院孔令学副院长来我院洽谈合作
          国内合作
          +更多
        • 加工所赴广东南国药业有限公司开展技术交流
        • 加工所赴广东茗皇茶业有限公司对接技术需求
        • 深化所站协作,加工所广州站赴广州相关企业洽谈合作
        • 广东茗皇茶业有限公司李总一行到我所参观交流
        • 加工所与湛江科技局驻村工作组开展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助力塘蓬镇乡村振兴
        • 湛江科技局与加工所共同开展送技术下乡活动
        • 煌上煌集团有限公司总裁褚建庚一行到我所参观交流
        • 湛江珠江啤酒有限公司林熙副总经理一行应邀到我所参观交流
        • 加工所科技产品在中国农洽会上受欢迎并获奖
        • 广西农垦良丰农场有限公司俞总一行到我所参观交流
    • 服务三农

          检验检测
          +更多
        • 农业农村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湛江)简介
        • 资质证书
        • 中心公正性声明
        • 资质认定附表
          科技服务
          +更多
        • 科技特派员特稿78-我所科技人员赴化州市开展化橘红加工产业调研
        • 科技特派员特稿77-我所科技特派员深入企业对接火龙果加工需求
        • 科技特派员特稿76-助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加工所赴怒江调研草果产业
        • 科技特派员特稿75-我所科技特派员赴徐闻菠萝企业对接技术服务
        • 科技特派员特稿74-乡村振兴正当时, 加工所减压贮藏保鲜技术助力遂溪县界炮镇圣女果产业发展
        • 科技特派员特稿73-我所食品加工研究室科技特派员走访慰问困难群众
        • 科技特派员特稿72-我所科技特派员助力廉江食用茶籽油料质量安全提升
        • 我所科技人员赴湛江市农科院调研交流
        • 科技特派员特稿71 -加工所科技特派员赴遂溪调研,共促乡村产业发展
        • 科技特派员特稿70-乡村振兴,加工所科技特派员服务团一直在行动
          科研基地
          +更多
        • 特产品基地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和应急演练
          仪器共享
          +更多
        • 共享设备列表
    • 党建文化

          图文推荐
          +更多
        • 食品党支部召开组织生活会暨民主评议党员大会
        • 质检党支部召开2022年度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会
        • 食品党支部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暨二十大报告专题学习
        • 质检党支部十一月份党员大会暨青年小组理论学习
          党建工作
          +更多
        • 食品党支部召开组织生活会暨民主评议党员大会
        • 质检党支部召开2022年度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会
        • 食品党支部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暨二十大报告专题学习
        • 质检党支部十一月份党员大会暨青年小组理论学习
        • 戴萍副院长到加工所给中层以上负责同志讲微党课
        • 食品安全科普 启蒙科学兴趣
        • 食品党支部开展“热带农产品加工趣味科普”主题党日活动
        • 食品党支部开展“党建引领聚合力,情系中秋送温暖”主题党日活动
        • 质检党支部召开案例警示教育学习会
        • 食品党支部开展大学习、大研讨系列主题党日活动
          学习参考
          +更多
        • 学习与参考(第3期)
        • 学习与参考(第2期)
        • 学习与参考(第1期)
        • 中央2021年一号文件及解读
        •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
        •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转载人民日报署名文章)
        • 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
        •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
        • 《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问答
        • 关于印发《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差旅费管理办法》的通知
          政策文件
          +更多
          文化建设
          +更多
        • 把党旗插在抗疫最强前线
        • 中国热科院加工所抗疫先锋队抗疫札记
        • 抗疫战场,永远有我
        • 湛江疫情,我们在行动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党建文化-文化建设
      中国热科院加工所抗疫先锋队抗疫札记
        作者: 科技处 庄志凯 通讯员 杨得骥   来源: 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日期: 2022-05-25   点击: [ 小  中  大   打印  ] 我要分享

    在疫区已经十几天了,现在每个人的状态都是属于黑白颠倒,色差模糊的地步。黑白颠倒是因为我们这十五个志愿者每个人都经历了白天汗水的浸泡,夜晚挑灯熬夜的洗礼,每一天的精神状态都是紧绷的,不敢有丝毫的放松;色差的模糊是我们每天穿着防护服,头戴防护罩,低着头大量查验当地群众健康码时所出现的色觉偏差,有时候真的是连红色和黄色都有点傻傻的分不清,还要再让另外一名志愿者帮忙复核一下,眼睛的疲劳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睡眠质量所导致的,而是由无昼夜的辛勤付出加上人体生理极限的反应所产生的。这里可能说的稍微有些夸张,但是事实就是这样,唯有在此经历过的人才能有所体验。

    每个人的兴奋度也在随着刚刚到来的热血沸腾,慢慢变的有点麻木,脾气反而从一个个的“乖乖羊”成长为凶神恶煞的“守护神”,这都并非我们本意,但是有的时候心情在这种封闭的环境中也在潜移默化的发生改变,间接体现到日常的工作中,表现出对人说话声音可能存在音调比较高,面部表情有些僵化,服务意识有所松懈。在漫无期限的重复着相同的工作,有的人负责搬运物质,有的人负责路口封控,有的人负责核酸检测秩序的维持,有的人负责整理物质数据、宣传报道等等,所有的人都在为了这次防控疫情的胜利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都想早日回归各自的家庭,回归到自己热爱并为之奉献的工作岗位上。这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守护我们这座城市。

    之前在电视、网络及新闻媒体中也看到过志愿者,总觉得当个志愿者是一件很简单,很容易办到的事情,也没觉得志愿者能有多辛苦,更没有什么概念说是存在生命危险!真正当上了志愿者以后才发现上面说的都是美好的幻想。例如所做的工作不被认可,有损单位形象;说话的语气太高了,有损志愿者的神圣;干的不够多,可能破坏组织荣誉等等一系列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每天在工作之余还要不时的总结自身问题,反省在工作中的所作所为,及时查缺补漏,每个人都学会了在苦中作乐,学会了照顾好自己的同时还能相互帮忙,做到相亲相爱。我们十五人虽然年龄有所差别,但是自从踏上了抗疫之路,我们就是一家人。在这个队伍中我们各执其责,分工有序,有组长龚霄、副组长王飞,联络员杨得骥。在2位老大哥的细心安排和照顾下,我们十五人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同时顺利完成了组织交给我们的任务。不辱使命,在生死一线上完成着自己应尽的责任与义务,也对得起党组织对我们的信任,所领导对我们寄予的厚望。

    在经历了各种抗疫过程中所面临的突发事件,包括刘义军同志在寒夜中执勤,被冻到发烧,高烧39度不退,着实吓得我们整个小组出了一身冷汗,先是我们组员陈绵鸿小伙子(这里要说一下,这个小孩人家还不是党员)利用自己科研人员的身份,在受到各种外来因素的情况下,主动摸索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的使用方法,成功的为我们的同志进行了抗原检测,在检测期间我们也是承受着巨大压力,生怕得了新冠。不过一切结果都是偏向好的发展,检测结果显示阴性,大伙都为之感到高兴。后来在镇政府相关部门领导的关心帮助下,拿到了退烧药,经过我们大家的细心照料,一天时间就恢复过来,又积极的投入到防疫工作中。说起带病工作这里不得不说一下食品加工研究团队的刘洋洋同志,在来之前就患有严重的胃病,再加上自己肝脏有些不适,可以说是背着一袋着药片来到疫区的,我们当时都在说他,既然都这样了还来干什么吗?他自己却说咬咬牙可以坚持住!没想到一干就是十天,这十天我(庄志凯)跟他一个组,每天不但要干着防疫工作,还要承担起督促他吃药的职责。在这十天里我记得有次我跟洋洋轮到我们值夜班,这个夜班不一般,因为它是我们来这里这么多天最寒冷的一天,说到冷那是因为我们身在南方,现在又是5月份,一般情况下温度没有30摄氏度也不会低于28,但是那天天宫不作美,下着瓢泼大雨,还刮着小北风,我们两个人都没有带长袖衣服,两个人你看我一眼,是裤头背心;我看你一眼,是短裤短袖,就这样在寒冷的雨夜度过了一晚,这期间洋洋冷的连垃圾袋都围在了自己身上,作为一个胖子的我,平时都是热的出汗,那晚冷的也不得不将带去的雨衣披在了自己身上。

    说这些不是因为我们矫情儿,而是在现在的生活节奏中,我们这些城里来的小伙子们还真没怎么受过这样的罪,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及一下我们这十五个人中最美的两个巾帼英雄,陈廷慧、彭文凤两位小姑娘,一个是党员,一个是群众,在这个大集体里跟着我们11个“老爷们儿”风里来雨里去,不但没有让我们对其进行特殊照顾,反而在关键时刻还能挺身而出,一点都不像个女孩子(这里没有小瞧女同胞的意思)。

    我们十五人能够顺利完成组织交代的各项任务,还要仰仗于身在物质组的刘飞、陈学华、陈廷慧三位同志,在抗议一线物质紧缺的情况下,全靠这三位同志及时的为我们这些人提供急需的防疫物质,使我们免受病毒的侵害,在保证自己人身安全的同时,竭尽全力为社区、为群众、为镇守在抗疫一线的医护工作者提供着微薄的力量。

    在我们这群志愿者中还有一个身份比较特殊的党员同志,他就是梁洪飞(人送外号基建“洪飞哥”)。说他特殊是因为他本人还不是加工所的正式职工,作为一名编外人员,能够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为所里排忧解难,为防疫工作作出自己应尽的义务,我之前来的路上也问过他原因,他说的一句话让我深有体会,“我就是湛江人,湛江是我家,疫情无情,但是作为家乡人的自己却是对家乡有着浓郁的乡土热情,难得有机会可以为自己的家乡做点贡献”。说的有点夸张,但是心里还是对他本人由衷的佩服。自己的爱人也参与了这次疫情防控,可以毫不夸大的说这才是新时代家庭模范夫妻的典型代表!

    身为坡头人的陈吴海,在得知自己家乡爆发疫情,义无反顾的参加了此次抗疫工作,跟着我们所另外一名志愿者杨胜涛同志深入疫区,将救援物质亲自送到封控区老乡家中,跟着封控区网格长东奔西跑,及时帮助解决封控区老乡们的生活所需,存在的困难等,两个瘦小的身躯却将自己的热情与积极的工作态度发挥到最大,形成鲜明的反差,在他们两个人身上似乎看不出有疲劳的样子,每天都是精神饱满的去,高高兴兴的回。有时我跟他们两个开玩笑,让他们直接住在村里完了,因为路途比较遥远,来回很不方便,再就是小杨晚上睡觉喜欢打呼噜,想着让他离我们远点(个人小私心),但是他们每次的回答都感动到了我(每天见到的人都是形形色色的,只有我们这十几个人才让他们感觉到有家的存在,想每天都跟我们好好聊聊发生的事)。

    作为龙头镇三大封控区之一,卫生院卡点连接着龙门镇人民政府和龙门市场,毗邻供销社卡点,医院、药店,超市等民生设施和众多居民点错落分布其中,情况复杂,而供销社卡点数日前已经出现确诊患者,因此对卫生院区域进行布控刻不容缓。5月10日,在接到上级指示后,队长龚霄带领着同单位的刘义军、彭侃霖和陈绵鸿同志,火速奔赴卡点,与徐闻公安联合布防,管制交通,查验往来人员健康码。四位同志风里来雨里去,在艰苦条件下,始终坚守在抗疫一线,连续站岗10多个小时,期间在镇政府的指示下,多次劝返、处理健康码异常人员,保障了居民的生命健康安全,为避免疫情的进一步扩散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我们抗疫一线15个兄弟姐妹的点点滴滴,很是感慨。有初到封控区的恐惧感,有身穿防护服湿透衣服的窒息感,有值守通宵达旦的累困感…然而我们还一直在坚守,生在这片土地,它孕育我们成长,长在国旗下,困难只会让我们更加坚强,奇迹如果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自出征志愿者以来,加工所的兄弟姐妹们克服各种困难,敢于担当,展现国家队伍的强大的精神风貌。作为一名党员,责任担当,敢于面对,戮力同心,和衷共济。没有神的光环,你我生而平凡,跳动心脏长出藤蔓,愿为险而战,跌入灰暗坠入深渊,沾满泥土的脸,握紧手中的平凡。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2017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