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组织机构
    • 所简介
    • 所领导
    • 机构设置
  • 科研动态
    • 科研动态
    • 科研平台
    • 科技成果
    • 仪器设备
  • 成果转化
    • 技术成果
    • 科技产品
  • 人才队伍
    • 创新团队
    • 创新人才
  • 合作交流
    • 国际合作
    • 国内合作
  • 服务三农
    • 检验检测
    • 科技服务
    • 科研基地
    • 仪器共享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学习参考
    • 文化建设
    • 政策文件
    • 科技工作者典型事迹
  • 联系我们
  • 资料共享
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 详细
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
作者:加工所 来源: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日期:2020-06-09

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

(2012年5月26日中共中央批准并发布 2019年8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修订)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党内法规制定工作,提高党内法规质量,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推进依规治党,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第三条 党内法规是党的中央组织,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以及党中央工作机关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体现党的统一意志、规范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活动、依靠党的纪律保证实施的专门规章制度。

党章是最根本的党内法规,是制定其他党内法规的基础和依据。

第四条 制定党内法规,主要就以下事项作出规定:

(一)党的各级各类组织的产生、组成、职权职责;

(二)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体制机制、标准要求、方式方法;

(三)党组织工作、活动和党员行为的监督、考核、奖惩、保障;

(四)党的干部的选拔、教育、管理、监督。

凡是涉及创设党组织职权职责、党员义务权利、党的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的,只能由党内法规作出规定。

第五条 党内法规的名称为党章、准则、条例、规定、办法、规则、细则。

党章对党的性质和宗旨、路线和纲领、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组织原则和组织机构、党员义务权利以及党的纪律等作出根本规定。

准则对全党政治生活、组织生活和全体党员行为等作出基本规定。

条例对党的某一领域重要关系或者某一方面重要工作作出全面规定。

规定、办法、规则、细则对党的某一方面重要工作的要求和程序等作出具体规定。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以及党中央工作机关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党内法规,可以使用规定、办法、规则、细则的名称。

第六条 党内法规一般使用条款形式表述,根据内容需要可以分为编、章、节、条、款、项、目。

第七条 党内法规制定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坚持从党的事业发展需要和全面从严治党实际出发;

(三)坚持以党章为根本,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

(四)坚持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扬党内民主,维护党的集中统一;

(五)坚持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注重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衔接和协调;

(六)坚持便利管用,防止繁琐重复。

第八条 党内法规制定工作由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日常工作由中央书记处负责。

中央办公厅承担党内法规制定的统筹协调和督促指导工作。

第二章 权限

第九条 党的中央组织就下列事项制定中央党内法规:

(一)党的性质和宗旨、路线和纲领、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二)党的各级各类组织的产生、组成和职权职责的基本制度;

(三)党员义务权利方面的基本制度;

(四)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各方面的基本制度;

(五)涉及党的重大问题的事项;

(六)党的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方面的基本制度;

(七)其他应当由中央党内法规规定的事项。

凡是涉及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事项,只能由中央党内法规作出规定。

第十条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以及党中央工作机关就其职权范围内有关事项制定党内法规:

(一)为贯彻执行中央党内法规作出配套规定;

(二)履行党章和中央党内法规规定的党的工作相关职责。

确有必要的,经党中央批准,有关中央国家机关部门党委可以就特定事项制定党内法规。

第十一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就其职权范围内有关事项制定党内法规:

(一)为贯彻执行中央党内法规作出配套规定;

(二)履行党章和中央党内法规规定的领导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负责本地区党的建设相关职责。

第十二条 根据党中央授权,就应当制定中央党内法规的有关事项,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以及党中央工作机关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可以先行制定党内法规,待条件成熟时再制定中央党内法规。

根据党中央授权制定党内法规的,制定机关应当严格遵循授权要求,及时向党中央请示报告有关重大事项,经报党中央批准后方可发布。

第十三条 涉及两个以上部委职权范围的事项,有关部委应当联合制定党内法规或者提请党中央制定中央党内法规。

制定党内法规涉及政府职权范围事项的,可以由党政机关联合制定。

第十四条 上位党内法规明确要求制定配套党内法规的,应当及时制定;没有要求的,一般不再制定。

制定配套党内法规,不得超出上位党内法规规定的范围,作出的规定应当明确、具体,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除非必要情况,对上位党内法规已经明确规定的内容不作重复性规定。

第三章 规划与计划

第十五条 制定党内法规应当统筹进行,科学编制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突出重点、整体推进,构建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的党内法规体系。

第十六条 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由中央办公厅对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以及中央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提出的制定建议进行汇总,并广泛征求意见后拟订,经中央书记处办公会议讨论,报党中央审定。

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年度计划,由中央办公厅对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以及中央各部门每年年底前提出的下一年度制定建议进行汇总后拟订,报党中央审批。

第十七条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以及中央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提出的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建议,应当包括党内法规名称、制定必要性、报送时间、起草单位等。

第十八条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以及党中央工作机关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可以根据职权和实际需要,编制本系统、本地区党内法规制定工作规划和计划。

第十九条 党内法规制定工作规划和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第四章 起草

第二十条 中央党内法规按其内容一般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以及中央有关部门等起草,综合性党内法规由中央办公厅协调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以及中央有关部门等起草或者成立专门起草小组起草。特别重要的中央党内法规由党中央组织起草。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以及党中央工作机关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党内法规,由其自行组织起草。

第二十一条 党内法规草案一般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名称;

(二)制定目的和依据;

(三)适用范围;

(四)具体规范;

(五)解释机关;

(六)施行日期。

第二十二条 起草党内法规,应当深入调查研究,全面掌握实际情况,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和新的实践经验,充分了解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意见和建议。必要时,调查研究可以吸收党委及其工作机关法律顾问和有关专家学者参加,或者委托专门机构开展。

第二十三条 起草党内法规的部门和单位,应当就涉及其他部门和单位工作范围的事项,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商一致。经协商未能取得一致意见的,应当在报送党内法规草案时对有关情况作出说明。

第二十四条 起草党内法规,应当与现行党内法规相衔接。对同一事项,如果需要作出与现行党内法规不一致的规定,应当在草案中作出废止或者如何适用现行党内法规的规定,并在报送草案时说明情况和理由。

第二十五条 党内法规草案形成后,应当广泛征求意见。征求意见范围根据党内法规草案的具体内容确定,必要时在全党范围内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时应当注意听取党代表大会代表和基层党员、干部以及有关专家学者的意见。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党内法规草案,应当充分听取群众意见。

征求意见可以采取书面形式,也可以采取座谈会、论证会、网上征询等形式。

第二十六条 起草部门和单位向审议批准机关报送党内法规草案,应当同时报送草案制定说明。制定说明应当包括制定党内法规的必要性、主要内容、征求意见情况、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商情况等。

第五章 审批与发布

第二十七条 审议批准机关收到党内法规草案后,交由所属法规工作机构进行前置审核。前置审核主要审核下列内容:

(一)是否符合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等政治要求;

(二)是否同党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相抵触;

(三)是否同宪法和法律不一致;

(四)是否同上位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相抵触;

(五)是否与其他同位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对同一事项的规定相冲突;

(六)是否就涉及的重大问题与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商;

(七)是否存在谋求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问题;

(八)是否符合制定权限、程序以及规范表述要求。

对存在问题的党内法规草案,法规工作机构经批准可以向起草部门和单位提出修改意见。如起草部门和单位不采纳修改意见,法规工作机构可以向审议批准机关提出修改、缓办或者退回的建议。

第二十八条 中央党内法规草案的审批,按照下列方式进行:

(一)准则草案一般由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审议批准;

(二)条例草案一般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批准;

(三)规定、办法、规则、细则草案一般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审议批准;

(四)对调整范围单一或者配套性规定、办法、规则、细则草案,可以采取传批方式,由中央办公厅报党中央审批。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以及党中央工作机关制定的党内法规草案,由其领导机构会议审议批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党内法规草案,由党委全体会议或者常委会会议审议批准。

第二十九条 经审议批准的党内法规草案,由法规工作机构审核并按照程序报批后发布。

中央党内法规采用中央文件形式发布。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制定的党内法规采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文件形式发布。党中央工作机关制定的党内法规采用党中央工作机关文件形式发布。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党内法规采用党委文件或者党委办公厅文件形式发布。发布时,党内法规标题应当添加题注,载明制定机关、通过日期、发布日期。

党内法规除涉及党和国家秘密不得公开或者按照有关规定不宜公开外,应当在党报党刊、重点新闻网站、门户网站等党的媒体上公开发布。

第三十条 实际工作迫切需要但还不够成熟的党内法规,可以先试行。试行期限一般不超过5年。

第六章 保障

第三十一条 制定党内法规,应当严格遵循效力位阶要求:

(一)党章在党内法规中具有最高效力,其他任何党内法规都不得同党章相抵触;

(二)中央党内法规的效力高于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以及党中央工作机关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党内法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以及党中央工作机关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党内法规不得同中央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相抵触;

(三)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以及党中央工作机关制定的党内法规的效力高于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党内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党内法规不得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以及党中央工作机关制定的党内法规相抵触。

第三十二条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以及党中央工作机关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党内法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党中央予以责令改正或者撤销:

(一)同党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相抵触;

(二)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

(三)同上位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相抵触;

(四)其他应当责令改正或者撤销的情形。

不同部委制定的党内法规对同一事项作出的规定相冲突的,提请党中央处理。

第三十三条 同一制定机关制定的党内法规,一般规定与特别规定不一致的,适用特别规定;旧的规定与新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新的规定。

第三十四条 党内法规需要进一步明确条款具体含义或者适用问题的,应当进行解释。中央党内法规由党中央或者授权有关部委解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以及党中央工作机关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党内法规由制定机关解释。

党内法规的解释同党内法规具有同等效力。

第三十五条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以及党中央工作机关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党内法规应当自发布之日起30日内报党中央备案。中央办公厅按照有关规定负责具体审查工作。

第三十六条 坚持制定和实施一体推进,健全党内法规执行责任制,加大党内法规宣传、教育、培训力度,对党内法规执行情况、实施效果开展评估,加强监督执纪问责,确保党内法规得到有效实施。

第三十七条 制定机关应当组织开展党内法规清理工作,及时开展集中清理,根据需要开展特定内容或者特定范围的专项清理,在制定工作中同步开展即时清理。根据清理情况,作出修改、废止、宣布失效等决定。

第三十八条 制定机关应当及时修改滞后于实践发展的党内法规。视情可以采取修订、修正案或者修改决定等方式修改,对相关联的党内法规可以开展集中修改。修改后,应当发布新的党内法规文本。

第三十九条 党内法规的编纂、汇编、出版等事宜,由制定机关所属法规工作机构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条 党内法规的修改,适用本条例。

党章的修改适用党章的规定。

第四十一条 军队党内法规制定规定,由中央军事委员会根据本条例制定。

第四十二条 本条例由中央办公厅负责解释。

第四十三条 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2017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所简介
        +更多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源于1954年在广州创立的“华南热带林业科学研究所”的化工部。1964年该化工部搬迁至广东省湛江市,并正式成立“华南热带作物产品加工设计研究所”,2003年更为现名。本所是我国唯... 【详细】
        所领导
        +更多
      • 郑龙
      • 陈佳瑛
      • 盛占武
          机构设置
          +更多
          行政机构

          办公室(党委办公室) 科技处 人事处 财务处 产业发展部 条件保障处

          科研机构

          天然橡胶工程胶加工研究室 食品加工研究室 热带作物产地加工研究室 热带农产品检测技术研究室 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化研究室 城乡垃圾资源化利用研究室

    • 科研动态

          科研动态
          +更多
          科研平台
          +更多
        • 广东省天然橡胶加工重点实验室
        • 海南省天然橡胶加工重点实验室
        •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加工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湛江)
        • 农业农村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湛江)
        • 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天然橡胶分技术委员会
        • 广东省天然乳胶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国家重要热带作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工分中心
        • 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热带水果加工专业分中心
        • 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天然橡胶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
        • 农业部热带作物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
        • 广东省特色热带作物产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海南省天然橡胶加工重点实验室
        • 海南省果蔬贮藏与加工重点实验室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纳米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心
        • 先进热作材料国际研究中心
          科技成果
          +更多
        • NY/T 1527-2025《天然生胶 水溶物含量的测定》
        • NY/T 4516-2025《天然胶乳 橡胶粒子粒径的测定 动态光散射法(DLS)》
        • NY/T 735-2025《天然生胶 子午线轮胎橡胶加工技术规程》
        • 2021年科技成果清单
        • 十三五期间制修订标准清单
        • 十三五期间获授权专利清单
        • 十三五期间获科技奖励清单
        • 十三五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十三五期间出版著作清单
        • 十三五期间成果评价清单
        • 十三五期间成果登记清单
        • 2016-2020年加工所科技成果清单
          仪器设备
          +更多
        • 全自动高压灭菌锅
        • 油脂氧化稳定性测定仪
        • 高速逆流色谱仪
        • 全自动脂肪萃取仪
        • 平行定量浓缩仪
        • 全自动透皮扩散系统
        • 智能粒度分析仪
        • 全自动膳食纤维分析仪
        • 全电动倒置显微镜
        • 界面流变仪
    • 成果转化

          图文推荐
          +更多
        • 澳洲坚果系列产品
        • 玫瑰茄精深加工产品
        • 火龙果精深加工产品
        • 海南名香精深加工系列产品
          技术成果
          +更多
        • 植物精油高效提取与加工技术
        • 辣木系列产品精深加工技术
        • 植物祛斑活性成分纳米微囊包覆加工技术
        • 火龙果酒发酵技术
        • 高品质浓缩天然胶乳生产技术
        • 质标室技术成果
        • 玫瑰茄深加工技术
        • 热带水果发酵制品生产技术
        • 菠萝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
        • 纤维素纳米化加工技术
          科技产品
          +更多
        • 澳洲坚果系列产品
        • 玫瑰茄精深加工产品
        • 火龙果精深加工产品
        • 海南名香精深加工系列产品
        • 高良姜精深加工系列产品
        • 玫瑰系列产品
        • 茶树精油精深加工产品
        • 菠萝精深加工产品
        • 辣木精深加工系列产品
        • 特色热带果品果粉和压片糖
    • 人才队伍

          创新团队
          +更多
        • 天然橡胶加工研究室
        • 食品加工研究室
        • 农产品质量安全团队
        • 热带作物产地加工团队
        • 食品加工团队
        • 农产品质量安全团队
          创新人才 专家库
          +更多
          研究员

          专家风采:李积华 专家风采:陈佳瑛 专家风采:盛占武 专家风采:彭政 专家风采:罗勇悦 专家风采:林丽静 专家风采:林玲

          副研究员

          专家风采:王蕊 专家风采:王启方 专家风采:王飞 专家风采:曹玉坡 专家风采:王永周 专家风采:吕明哲 专家风采:汪月琼

          青年拔尖人才

          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 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 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 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

    • 合作交流

          图文推荐
          +更多
        • 我所科研人员赴企业调研热带水果加工贮藏与包装设备
        • 深化“一所对一县”合作,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政府来加工所考察交流
        • 加工所认真谋划做好军民融合工作
        • 湛江市吴国雄副市长率队来所考察调研
          国际合作
          +更多
        • 以技为媒 展现中国智慧 共绘中几热带农业合作新篇章
        • 加工所受邀参加中日台羽绒行业品质研讨会
        • 加工所举办中泰热带果蔬价值链及国际合作能力提升研讨会
        • 加工所专家赴柬埔寨开展热带果蔬加工平台建设任务
        • 加工所专家赴泰国开展热带果蔬加工平台建设任务
        • 加工所专家赴柬埔寨开展热带果蔬加工平台建设任务
        • 加工所专家赴泰国开展热带果蔬加工平台建设任务
        • 热科院加工所举办中柬热带水果种植技术及加工技术 线上培训班
        • 加工所专家参加ISO/TC 45第67届会议
        • 我所科技人员赴科特迪瓦参加2018年IRRDB年会暨国际橡胶会议
          国内合作
          +更多
        • 我所科研人员赴企业调研热带水果加工贮藏与包装设备
        • 深化“一所对一县”合作,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政府来加工所考察交流
        • 加工所认真谋划做好军民融合工作
        • 湛江市吴国雄副市长率队来所考察调研
        • 江西师范大学副校长涂宗财一行来所调研
        • 福建农林大学副校长郑宝东到加工所调研
        •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单杨到加工所调研科技创新工作
        •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昌大学教授谢明勇来所调研
        • 加工所赴广东南国药业有限公司开展技术交流
        • 加工所赴广东茗皇茶业有限公司对接技术需求
    • 服务三农

          检验检测
          +更多
        • 农业农村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湛江)简介
        • 资质证书
        • 中心公正性声明
          科技服务
          +更多
        • 科技特派员特稿131-食品加工研究室科技人员赴徐闻开展菠萝产业科技服务与技术培训
        • 科技特派员特稿130-加工所科技支撑广东省百千万工程 助力遂溪甘薯产业高质量发展
        • 科技特派员特稿129-食品加工研究室科技特派员赴廉江市开展产业技术服务
        • 科技特派员特稿128-科技特派员深入郁南开展无核黄皮高效栽培培训 助力“百千万工程”提质增效
        • 科技特派员特稿127-加工所专家为琼中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问诊把脉
        • 科技特派员专稿126-热科院农村科技特派员专家团队赴英德市浛洸镇开展产业技术帮扶工作
        • 科技特派员特稿125-热科院加工所农村科技特派员科技助力浛洸绿色加工园区建设
        • 科技特派员特稿124-加工所广东省农村科技特派员赴郁南县建城镇开展无核黄皮高效栽培与管理技术培训 赋能"百千万"工程
        • 科技特派员特稿123-加工所省农村科技特派员赴郁南县建城镇开展无核黄皮栽培与加工关键技术培训 赋能百千万工程
        • 科技特派员特稿122-加工所农村科技特派员赴吴川市振文镇开展科普讲座活动
          科研基地
          +更多
        • 特产品基地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和应急演练
          仪器共享
          +更多
        • 共享设备列表
    • 党建文化

          图文推荐
          +更多
        • 联学共建提质效 青春倡廉树新风
        • 喜讯!加工所质检党支部荣获湛江市直机关“四强”党支部称号
        • 加工所召开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
        • 食品党支部开展“追寻足迹悟初心,以学促干强担当”主题党日活动
          党建工作
          +更多
        • 联学共建提质效 青春倡廉树新风
        • 加工所党委启动部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
        • 党建引领聚合力 绿美湛江添新枝
        • 喜讯!加工所质检党支部荣获湛江市直机关“四强”党支部称号
        • 质检党支部开展廉西红色文化主题党日活动
        • 加工所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学习贯彻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 加工所青年理论学习第五小组开展专题学习
        • 加工所积极谋划2025年纪检工作
        • 加工所召开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
        • 食品党支部开展“追寻足迹悟初心,以学促干强担当”主题党日活动
          学习参考
          +更多
        • 学习与参考(2024年第6期)
        • 学习与参考(2024年第5期)
        • 学习与参考(2024年第4期)
        • 学习与参考(2024年第3期)
        • 学习与参考(2024年第2期)
        • 学习与参考(2024年第1期)
        • 学习与参考(第3期)
        • 学习与参考(第1期)
        •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
        •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转载人民日报署名文章)
          政策文件
          +更多
          文化建设
          +更多
        • 弘扬传统文化,展女职工风采
        • 弘扬传统文化,共享元宵佳节
        • 加工所举办迎新年庆元旦趣味运动会
        • 热科院湛江院区第一届“加工杯”乒乓球联谊赛成功举办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专题活动-纪检之窗-政策法规
      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
        作者: 加工所   来源: 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日期: 2020-06-09   点击: [ 小  中  大   打印  ] 我要分享

    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

    (2012年5月26日中共中央批准并发布 2019年8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修订)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党内法规制定工作,提高党内法规质量,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推进依规治党,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第三条 党内法规是党的中央组织,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以及党中央工作机关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体现党的统一意志、规范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活动、依靠党的纪律保证实施的专门规章制度。

    党章是最根本的党内法规,是制定其他党内法规的基础和依据。

    第四条 制定党内法规,主要就以下事项作出规定:

    (一)党的各级各类组织的产生、组成、职权职责;

    (二)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体制机制、标准要求、方式方法;

    (三)党组织工作、活动和党员行为的监督、考核、奖惩、保障;

    (四)党的干部的选拔、教育、管理、监督。

    凡是涉及创设党组织职权职责、党员义务权利、党的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的,只能由党内法规作出规定。

    第五条 党内法规的名称为党章、准则、条例、规定、办法、规则、细则。

    党章对党的性质和宗旨、路线和纲领、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组织原则和组织机构、党员义务权利以及党的纪律等作出根本规定。

    准则对全党政治生活、组织生活和全体党员行为等作出基本规定。

    条例对党的某一领域重要关系或者某一方面重要工作作出全面规定。

    规定、办法、规则、细则对党的某一方面重要工作的要求和程序等作出具体规定。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以及党中央工作机关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党内法规,可以使用规定、办法、规则、细则的名称。

    第六条 党内法规一般使用条款形式表述,根据内容需要可以分为编、章、节、条、款、项、目。

    第七条 党内法规制定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坚持从党的事业发展需要和全面从严治党实际出发;

    (三)坚持以党章为根本,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

    (四)坚持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扬党内民主,维护党的集中统一;

    (五)坚持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注重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衔接和协调;

    (六)坚持便利管用,防止繁琐重复。

    第八条 党内法规制定工作由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日常工作由中央书记处负责。

    中央办公厅承担党内法规制定的统筹协调和督促指导工作。

    第二章 权限

    第九条 党的中央组织就下列事项制定中央党内法规:

    (一)党的性质和宗旨、路线和纲领、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二)党的各级各类组织的产生、组成和职权职责的基本制度;

    (三)党员义务权利方面的基本制度;

    (四)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各方面的基本制度;

    (五)涉及党的重大问题的事项;

    (六)党的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方面的基本制度;

    (七)其他应当由中央党内法规规定的事项。

    凡是涉及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事项,只能由中央党内法规作出规定。

    第十条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以及党中央工作机关就其职权范围内有关事项制定党内法规:

    (一)为贯彻执行中央党内法规作出配套规定;

    (二)履行党章和中央党内法规规定的党的工作相关职责。

    确有必要的,经党中央批准,有关中央国家机关部门党委可以就特定事项制定党内法规。

    第十一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就其职权范围内有关事项制定党内法规:

    (一)为贯彻执行中央党内法规作出配套规定;

    (二)履行党章和中央党内法规规定的领导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负责本地区党的建设相关职责。

    第十二条 根据党中央授权,就应当制定中央党内法规的有关事项,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以及党中央工作机关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可以先行制定党内法规,待条件成熟时再制定中央党内法规。

    根据党中央授权制定党内法规的,制定机关应当严格遵循授权要求,及时向党中央请示报告有关重大事项,经报党中央批准后方可发布。

    第十三条 涉及两个以上部委职权范围的事项,有关部委应当联合制定党内法规或者提请党中央制定中央党内法规。

    制定党内法规涉及政府职权范围事项的,可以由党政机关联合制定。

    第十四条 上位党内法规明确要求制定配套党内法规的,应当及时制定;没有要求的,一般不再制定。

    制定配套党内法规,不得超出上位党内法规规定的范围,作出的规定应当明确、具体,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除非必要情况,对上位党内法规已经明确规定的内容不作重复性规定。

    第三章 规划与计划

    第十五条 制定党内法规应当统筹进行,科学编制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突出重点、整体推进,构建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的党内法规体系。

    第十六条 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由中央办公厅对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以及中央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提出的制定建议进行汇总,并广泛征求意见后拟订,经中央书记处办公会议讨论,报党中央审定。

    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年度计划,由中央办公厅对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以及中央各部门每年年底前提出的下一年度制定建议进行汇总后拟订,报党中央审批。

    第十七条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以及中央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提出的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建议,应当包括党内法规名称、制定必要性、报送时间、起草单位等。

    第十八条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以及党中央工作机关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可以根据职权和实际需要,编制本系统、本地区党内法规制定工作规划和计划。

    第十九条 党内法规制定工作规划和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第四章 起草

    第二十条 中央党内法规按其内容一般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以及中央有关部门等起草,综合性党内法规由中央办公厅协调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以及中央有关部门等起草或者成立专门起草小组起草。特别重要的中央党内法规由党中央组织起草。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以及党中央工作机关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党内法规,由其自行组织起草。

    第二十一条 党内法规草案一般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名称;

    (二)制定目的和依据;

    (三)适用范围;

    (四)具体规范;

    (五)解释机关;

    (六)施行日期。

    第二十二条 起草党内法规,应当深入调查研究,全面掌握实际情况,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和新的实践经验,充分了解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意见和建议。必要时,调查研究可以吸收党委及其工作机关法律顾问和有关专家学者参加,或者委托专门机构开展。

    第二十三条 起草党内法规的部门和单位,应当就涉及其他部门和单位工作范围的事项,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商一致。经协商未能取得一致意见的,应当在报送党内法规草案时对有关情况作出说明。

    第二十四条 起草党内法规,应当与现行党内法规相衔接。对同一事项,如果需要作出与现行党内法规不一致的规定,应当在草案中作出废止或者如何适用现行党内法规的规定,并在报送草案时说明情况和理由。

    第二十五条 党内法规草案形成后,应当广泛征求意见。征求意见范围根据党内法规草案的具体内容确定,必要时在全党范围内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时应当注意听取党代表大会代表和基层党员、干部以及有关专家学者的意见。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党内法规草案,应当充分听取群众意见。

    征求意见可以采取书面形式,也可以采取座谈会、论证会、网上征询等形式。

    第二十六条 起草部门和单位向审议批准机关报送党内法规草案,应当同时报送草案制定说明。制定说明应当包括制定党内法规的必要性、主要内容、征求意见情况、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商情况等。

    第五章 审批与发布

    第二十七条 审议批准机关收到党内法规草案后,交由所属法规工作机构进行前置审核。前置审核主要审核下列内容:

    (一)是否符合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等政治要求;

    (二)是否同党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相抵触;

    (三)是否同宪法和法律不一致;

    (四)是否同上位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相抵触;

    (五)是否与其他同位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对同一事项的规定相冲突;

    (六)是否就涉及的重大问题与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商;

    (七)是否存在谋求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问题;

    (八)是否符合制定权限、程序以及规范表述要求。

    对存在问题的党内法规草案,法规工作机构经批准可以向起草部门和单位提出修改意见。如起草部门和单位不采纳修改意见,法规工作机构可以向审议批准机关提出修改、缓办或者退回的建议。

    第二十八条 中央党内法规草案的审批,按照下列方式进行:

    (一)准则草案一般由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审议批准;

    (二)条例草案一般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批准;

    (三)规定、办法、规则、细则草案一般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审议批准;

    (四)对调整范围单一或者配套性规定、办法、规则、细则草案,可以采取传批方式,由中央办公厅报党中央审批。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以及党中央工作机关制定的党内法规草案,由其领导机构会议审议批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党内法规草案,由党委全体会议或者常委会会议审议批准。

    第二十九条 经审议批准的党内法规草案,由法规工作机构审核并按照程序报批后发布。

    中央党内法规采用中央文件形式发布。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制定的党内法规采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文件形式发布。党中央工作机关制定的党内法规采用党中央工作机关文件形式发布。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党内法规采用党委文件或者党委办公厅文件形式发布。发布时,党内法规标题应当添加题注,载明制定机关、通过日期、发布日期。

    党内法规除涉及党和国家秘密不得公开或者按照有关规定不宜公开外,应当在党报党刊、重点新闻网站、门户网站等党的媒体上公开发布。

    第三十条 实际工作迫切需要但还不够成熟的党内法规,可以先试行。试行期限一般不超过5年。

    第六章 保障

    第三十一条 制定党内法规,应当严格遵循效力位阶要求:

    (一)党章在党内法规中具有最高效力,其他任何党内法规都不得同党章相抵触;

    (二)中央党内法规的效力高于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以及党中央工作机关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党内法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以及党中央工作机关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党内法规不得同中央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相抵触;

    (三)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以及党中央工作机关制定的党内法规的效力高于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党内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党内法规不得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以及党中央工作机关制定的党内法规相抵触。

    第三十二条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以及党中央工作机关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党内法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党中央予以责令改正或者撤销:

    (一)同党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相抵触;

    (二)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

    (三)同上位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相抵触;

    (四)其他应当责令改正或者撤销的情形。

    不同部委制定的党内法规对同一事项作出的规定相冲突的,提请党中央处理。

    第三十三条 同一制定机关制定的党内法规,一般规定与特别规定不一致的,适用特别规定;旧的规定与新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新的规定。

    第三十四条 党内法规需要进一步明确条款具体含义或者适用问题的,应当进行解释。中央党内法规由党中央或者授权有关部委解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以及党中央工作机关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党内法规由制定机关解释。

    党内法规的解释同党内法规具有同等效力。

    第三十五条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以及党中央工作机关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党内法规应当自发布之日起30日内报党中央备案。中央办公厅按照有关规定负责具体审查工作。

    第三十六条 坚持制定和实施一体推进,健全党内法规执行责任制,加大党内法规宣传、教育、培训力度,对党内法规执行情况、实施效果开展评估,加强监督执纪问责,确保党内法规得到有效实施。

    第三十七条 制定机关应当组织开展党内法规清理工作,及时开展集中清理,根据需要开展特定内容或者特定范围的专项清理,在制定工作中同步开展即时清理。根据清理情况,作出修改、废止、宣布失效等决定。

    第三十八条 制定机关应当及时修改滞后于实践发展的党内法规。视情可以采取修订、修正案或者修改决定等方式修改,对相关联的党内法规可以开展集中修改。修改后,应当发布新的党内法规文本。

    第三十九条 党内法规的编纂、汇编、出版等事宜,由制定机关所属法规工作机构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条 党内法规的修改,适用本条例。

    党章的修改适用党章的规定。

    第四十一条 军队党内法规制定规定,由中央军事委员会根据本条例制定。

    第四十二条 本条例由中央办公厅负责解释。

    第四十三条 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2017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备案:粤ICP备12043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