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龙果种植智能化升级,智慧型火龙果园从蓝图变为现实;金黄饱满的黄皮鲜果经过深加工转化为酸甜适口的果汁与果醋,产业链延伸带动农户增收致富;打开手机微信小程序“草潭游”,湛江遂溪草潭历史和景点、餐饮、民宿、特产等信息一览无遗……
当前,来自广东2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84支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带着先进农业技术和智慧大脑,扎根湛江各大乡镇田间地头,解决乡村产业链条上的需求难题,书写“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生动实践,实现科技与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
论文写在田野之上
科研人员不再守着实验室写论文,而是追着产业痛点搞创新,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成实际生产力,将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让科研成果真正惠及农户。
在廉江市塘蓬镇,来自中国热科院加工所的科技特派员团队正重塑黄皮产业链。团队负责人周伟表示,尽管他们以科技特派员身份参与塘蓬镇科技帮扶工作时间尚短,但这几年来在单位的联动下经常来镇里调研、开展相关工作。
科技特派员团队与镇政府、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和企业建立长期的多方“探讨—献策—谋划—实施”小组,从“科技创新—政府支持—企业实践”等多渠道突破黄皮标准化种植、产地保鲜、精深加工等产业链关键薄弱环节。
在标准化种植方面,周伟团队协助企业示范栽植优质品种黄皮果苗800多株,建设黄皮示范种植园100亩,邀请种植专家现场指导培训7次。在产地保鲜方面,开展涂膜、自发气调袋包装、雾化熏蒸等保鲜研究试验,研发黄皮采后实用型保鲜技术,构建黄皮采后商品化全产业链保鲜动态模拟模型,可有效提高黄皮常温保质期1-2天。在精深加工方面,团队收集黄皮基础营养数据4000余条,构建黄皮营养品质与加工适宜性模型,研发绿色干制、原果速冻制汁、高品质发酵等关键技术,开发黄皮干、果汁、果酒、果醋等高品质产品20余款,其中黄皮果醋获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优秀产品奖。
打好土特产品牌升级战
标准化建设与品牌赋能双轮驱动特色产业升级。
据了解,经过两年的申报准备、种植基地标准化改造、质量管理体系及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完善,周伟团队协助廉江市桥社农业有限公司顺利完成黄皮绿色食品申报认证及商标申请工作,为推动黄皮销售和品牌打造贡献力量。
另外,由周伟团队牵头申报塘蓬企业参与的《黄皮采后保鲜与冷链物流技术规程》获广东省地方标准立项,《黄皮生产技术规程》《黄皮干加工技术规程》及《沉香精油提取技术规程》获湛江市地方标准立项,不断填补技术空白。“农产品价值的提升,一方面是在农产品品质的提升,我们联动各方资源为他们给予指导,另一个是打造品牌,我们的目标是希望不断提升黄皮品质,提高市场竞争力,打造镇域特色农业品牌。”周伟介绍,下一步,团队将重点开展黄皮、沉香等塘蓬特色农产品营养品质评价、加工适宜性评价、质量安全监测、标准制定等研究工作,支撑塘蓬特色作物品牌建设。同时加强市场推介,积极组织参加国家和省市各种农产品展示、展销、推介活动,打造“塘蓬黄皮”“塘蓬沉香”等一批独具区域特色的农产品。
南方日报:https://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2503/27/content_10130789.html
南方日报:科技下乡 沃野生金 新华社:GLOBALink | Chinese agricultural techniques benefit Sri Lankan orchardists through cooperation project 新华社:通讯|中国“示范田”结出斯里兰卡农户的丰收梦 深圳Plus:以“薯”为媒,广东遂溪开启甘薯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 湛江市广播电视台:从实验室到产业链 科研成果落地让农产品“身价大涨” ——中国热科院湛江院区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系列报道之三 湛江市广播电视台:用科技编织舌尖上的防护网 守护百姓健康——中国热科院湛江院区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系列报道之二 湛江市广播电视台:科技成果转化 助力国产特种天然橡胶市场化实现“零的突破”——中国热科院湛江院区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系列报道之一
火龙果种植智能化升级,智慧型火龙果园从蓝图变为现实;金黄饱满的黄皮鲜果经过深加工转化为酸甜适口的果汁与果醋,产业链延伸带动农户增收致富;打开手机微信小程序“草潭游”,湛江遂溪草潭历史和景点、餐饮、民宿、特产等信息一览无遗……
当前,来自广东2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84支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带着先进农业技术和智慧大脑,扎根湛江各大乡镇田间地头,解决乡村产业链条上的需求难题,书写“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生动实践,实现科技与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
论文写在田野之上
科研人员不再守着实验室写论文,而是追着产业痛点搞创新,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成实际生产力,将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让科研成果真正惠及农户。
在廉江市塘蓬镇,来自中国热科院加工所的科技特派员团队正重塑黄皮产业链。团队负责人周伟表示,尽管他们以科技特派员身份参与塘蓬镇科技帮扶工作时间尚短,但这几年来在单位的联动下经常来镇里调研、开展相关工作。
科技特派员团队与镇政府、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和企业建立长期的多方“探讨—献策—谋划—实施”小组,从“科技创新—政府支持—企业实践”等多渠道突破黄皮标准化种植、产地保鲜、精深加工等产业链关键薄弱环节。
在标准化种植方面,周伟团队协助企业示范栽植优质品种黄皮果苗800多株,建设黄皮示范种植园100亩,邀请种植专家现场指导培训7次。在产地保鲜方面,开展涂膜、自发气调袋包装、雾化熏蒸等保鲜研究试验,研发黄皮采后实用型保鲜技术,构建黄皮采后商品化全产业链保鲜动态模拟模型,可有效提高黄皮常温保质期1-2天。在精深加工方面,团队收集黄皮基础营养数据4000余条,构建黄皮营养品质与加工适宜性模型,研发绿色干制、原果速冻制汁、高品质发酵等关键技术,开发黄皮干、果汁、果酒、果醋等高品质产品20余款,其中黄皮果醋获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优秀产品奖。
打好土特产品牌升级战
标准化建设与品牌赋能双轮驱动特色产业升级。
据了解,经过两年的申报准备、种植基地标准化改造、质量管理体系及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完善,周伟团队协助廉江市桥社农业有限公司顺利完成黄皮绿色食品申报认证及商标申请工作,为推动黄皮销售和品牌打造贡献力量。
另外,由周伟团队牵头申报塘蓬企业参与的《黄皮采后保鲜与冷链物流技术规程》获广东省地方标准立项,《黄皮生产技术规程》《黄皮干加工技术规程》及《沉香精油提取技术规程》获湛江市地方标准立项,不断填补技术空白。“农产品价值的提升,一方面是在农产品品质的提升,我们联动各方资源为他们给予指导,另一个是打造品牌,我们的目标是希望不断提升黄皮品质,提高市场竞争力,打造镇域特色农业品牌。”周伟介绍,下一步,团队将重点开展黄皮、沉香等塘蓬特色农产品营养品质评价、加工适宜性评价、质量安全监测、标准制定等研究工作,支撑塘蓬特色作物品牌建设。同时加强市场推介,积极组织参加国家和省市各种农产品展示、展销、推介活动,打造“塘蓬黄皮”“塘蓬沉香”等一批独具区域特色的农产品。
南方日报:https://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2503/27/content_10130789.html